《湖南省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召開
7月2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長沙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動落實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湖南省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湖南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覃攀貴主持發布會。 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峰介紹,《湖南省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專利轉化運用工作的決策部署,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做出的專門安排,對湖南加快建設“三個高地”、發展新質生產力,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意義重大。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的建設目標,高校和科研機構向中小企業專利轉讓許可次數增長20%以上,專利產品備案2500件以上,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12%以上,全省涉及專利的技術合同成交額400億元以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兩年累計實現100億元以上,普惠性貸款惠及企業數量達到600家以上。 實施方案在重點任務、實施方法和路徑選擇上體現“4415”的特色,即圍繞專利轉化“高校院所輸出端、產業園區聚集端、中小企業承接端、平臺機構服務端”等四個重要端口,打通連接渠道,全方位開展轉化對接,實施“四個專項計劃”和15項具體措施:一是聚焦高校和科研機構激發新活力,實施知識產權提質增效專項計劃;二是聚焦企業注入新動力,實施專利產業化促進企業成長專項計劃;三是聚焦產業集聚效能,實施密集型產業強鏈增效專項計劃;四是聚焦服務能力提升,實施服務助推專利轉化專項計劃。四個專項計劃將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中小企業專利分層培育、專利密集型產品培育推廣、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建設、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和金融服務、知識產權人才評價、保護及合作交流等15項具體措施都有機納入其中,并根據相關部門的職能職責具體分工。 近年來,我省持續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通過政策激勵和項目扶持,省、市、縣三級形成轉化合力,全方位開展轉化對接,取得良好成效,顯示出專利對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三年來,我省專利出讓23448次,受讓27606次,專利許可5201次,被許可5219次,專利產品累計備案2346件。在全省建設15所高校知識產權中心,實現知識產權轉化金額達20億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三年總金額203.2億元,較前三年增長77.3%。我省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成功上市,實現零的突破。2021、2022年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均比上年增長14%以上,分別高于GDP增速3.2和8.3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0.74%和11.7%。高校知識產權中心建設模式、市場化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專利產業化典型案例等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 下一步,我省將全方位做好實施方案的宣傳解讀,多方位宣傳工作進展和經驗做法。省、市、縣各級人民政府、各相關部門將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數據統計監測,加大投入保障,園區、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服務機構等多方聯動,加強供需對接,形成專利轉化運用的強大合力和良好氛圍。 市場監管、教育、科技、工信、金融監管等部門表示,通過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將進一步優化舉措,更快打通轉化關鍵堵點、激發運用內生動力,推動高校科研機構將專利技術轉化運用到企業的產品中,幫助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從而實現知識產權的價值,促進我省實體經濟發展。(供稿:知識產權運用處 周廣宇 圖/劉張鳴)

公安機關備案號:430103020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