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助力高質量發展】衡陽:優化“四聯動一規范” 助推知識產權強市建設

發布時間:2024-09-06 15:49 信息來源: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衡陽市貫徹“三高四新”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要求,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形成“四聯動一規范”衡陽工作模式知識產權工作獲得省政府真抓實干表揚激勵。


強化市縣聯動,落實屬地責任政府統率政府分別成立知識產權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和“雙打”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開展專項督查,把知識產權工作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高新區獲批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園區,祁東縣常寧市耒陽市3個縣市獲批創建省級知識產權強縣。規劃統籌實施《衡陽市“十四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按照“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的思路,不斷強弱項、補短板、創亮點,形成后發趕超之勢。項目統攬2022以來市本級安排每年專項資金900萬元,推出15大類355個知識產權專項項目,各縣市區編制知識產權培育計劃,與省市項目相配套。

強化校企聯動,打造創新聯盟共克技術難關駐衡高校與企業合作,圍繞衡陽優勢主導產業和關鍵領域“卡脖子”問題開展技術攻關,取得重大技術突破35項,其中1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項打破國際壟斷南華大學高校知識產權中心加速建設。共享創新成果開展知識產權進高校、進企業、進園區三進三促”行動,走訪企業200多家實現“七縣五區一園區”全覆蓋,摸清知識產權底數,建立工作臺賬供需清單開展專利轉化運用行動在衡高校2023年末存量有效專利100%盤點盤點專利1590組織召開高校專利轉化精準對接會,加強聯動,形成合力,推高校實行專利開放許可,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實現專利轉讓1700件,專利許可24件。共建互動平臺高校專家和企業管理層通過船山論壇、祝融學院等平臺加強交流;上海交通大學專業團隊應邀來衡陽開展知識產權挖掘培育活動,幫助企業開展專利布局。

強化部門聯動,完善保護機制多部門執法依法打擊專利、商標侵權行為,近年查處案件324起,搗毀“山寨”窩點7個,定期公布一批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對嚴重違法失信的企業實行部門聯合懲戒。多渠道調解對專利案件實行繁簡分流、分類處理。適用懲罰性賠償,加強行刑銜接;成立衡陽市知識產權糾紛行政審理庭,采取民事仲裁、民間調解、行政裁決等方式快捷調解。多機制護鏈對創新型企業實行包容審慎監管,設立3年的“容錯”管理期。推進知識產權強鏈增效行動,建立專利檢索、專利預警等工作機制,全鏈條保護創新主體。

強化政企聯動,優化服務措施公共服務體系化提升國家商標局衡陽受理窗口的服務水平提高常寧、衡南、高新區分中心服務能力建設衡陽市知識產權產業強鏈增效運用中心,形成知識產權公共服務“3+1”體系。質押融資便利化引進專利價值評估和中介機構,完善風險評估和分擔機制,搭建銀企對接平臺,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召開銀企對接簽約會10次,上門服務百余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突破10億元。專利商標產業化截至目前,專利授權11812件,全市有效發明專利4170件,pct專利申請78件,發明專利授權2242件,萬人專利密度6.42件,有效商標注冊68576件,較3年前均實現翻番。在政府引導市場化推廣下,祁東黃花菜、常寧茶油等地理標志產品加形成產業鏈,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清泉農夫等公用品牌加快建設,擁有地理標志商標和產品16

強化規范管理,提升工作質量。規范項目審批成立衡陽市知識產權專家庫,聘請專家全市知識產權項目評審提出指導意見,邀請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全程監督,確保知識產權項目評審專業、高效、廉潔。規范資金使用修訂《衡陽市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扶持項目、申報流程、立項條件、驗收標準、績效評價等環節進行優化和完善,確保專項資金規范科學高效使用。規范專利申請對專利申請行為加強監管,2022年,衡陽非正常專利申請撤回率達90%以上;建立“白名單”管理制度,從全國148家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中遴選12家掛網公示,確保專利申請更加規范有序。(供稿:衡陽市市場監管局)

相關附件:
關聯文章: